【2025国际博物馆日】巴东、宣恩、鹤峰、来凤四场连办,公益鉴定活动圆满落幕
为庆祝第49个“5·18国际博物馆日”,进一步发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,5月11日至14日,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、湖北省博物馆、恩施州博物馆携手州内各县市文物事业发展中心(博物馆),走进巴东、宣恩、鹤峰、来凤,连续举办四场公益性文物鉴定咨询服务活动,为公众普及文物收藏鉴赏知识,引导和规范民间文物收藏,更让文物保护的理念浸润人心。
活动特邀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四级调研员何微,省博物馆鉴定服务部主任、研究馆员范小宁,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、文博副研究馆员朱军,省博物馆鉴定服务部专技人员、文博副研究馆员李超群,省博物馆鉴定服务部专技人员、文博馆员于梦思5位专家进行现场鉴定咨询,鉴定门类涉及陶瓷器、金属器、玉石器、书画类、革命类、民俗类、杂项类等多个类别。
活动现场,收藏爱好者们怀揣“传家宝”排队等待,或忐忑,或期待。专家们以慧眼辨真伪,以匠心溯本源,共计为1670件(套)民间藏品“验明正身”。他们不仅为民间藏家答疑解惑,更谆谆告诫,文物收藏不是投机,而是对文明的敬畏,呼吁藏家摒弃“捡漏”心态,以学问滋养情怀,以法律规范收藏。
此次活动不仅普及了文物收藏鉴定知识,更搭建起博物馆与公众的桥梁,是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。四地的鉴定之旅,以公益之名架起文化纽带,以专业之力守护历史根脉。愿每一件沉睡的文物,都能找到归处;愿每一颗热爱文化的心,都能与历史共鸣。
责任编辑:魏娜